8月8日,轮台县策大雅乡艾孜甘村50岁的薛甲亮正在驴舍里给毛驴投喂着饲料。他指着一头正在撒欢的小毛驴说:“这头小头驴,是上个月刚出生的,它长得可快了,一天一个样。”
薛甲亮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。在看到目前中药材市场上阿胶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时,他萌生了自己养驴的念头。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乡里、村里的大力支持。
在轮台县文旅局驻策大雅乡艾孜甘村工作队的帮助下,薛甲亮联系到了一个养殖场地,村里还帮他成立了艾孜甘村碧水源养殖合作社。
“毛驴不同于别的家畜,它比较耐病,一天只需几斤玉米和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,管理比较简单,养殖风险也比较小,目前市场对驴肉、驴奶及阿胶制品的需求量较大,我们觉得养驴经济效益会比较好,所以决定支持他做这个项目。”艾孜甘村王硕介绍道。
就这样,碧水源养殖合作社开办起来了,而且越办规模越大,从最初的几十头驴发展到现在的近400头驴。
在养殖基地的专业宰杀车间里,薛甲亮告诉记者平均每两到三天就要宰杀一头驴,每头驴的毛利润大概在三四千块钱左右。
同时合作社采取“基地+农户”的管理模式,接受有意愿托养的50户农户家中的毛驴,每年给每户3400元的分红,2020年年底50户群众分红17万元,这种方式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,也让公司扩大了养殖规模。
随着养殖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,需要的青贮饲料也不断增加。策大雅乡多斯买提村村民艾萨·买买提说,他家里有30亩地,往年都只种棉花,听说毛驴养殖合作社玉米需求量很大,今年在棉花地里套种了玉米。
策大雅乡李艳杰说,“现在合作社每年消耗的青贮饲料有2000吨左右,通过养殖毛驴优化了策大雅乡种植业结构,仅此一项,就带动群众增收60万元。”
目前,碧水源养殖合作社注册了“康百堂”商标,将养殖、育种、加工一体化,延伸了合作社的产业链。
王硕说:“今后,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养殖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,发展标准化养殖,延伸产业链条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让群众牵着小毛驴奔向致富路。”(姜微莲 胥会龙)